當(dāng)前位置: 首頁 藥典標(biāo)準(zhǔn) 正文

分享

杜仲電子交易規(guī)格標(biāo)準(zhǔn)

2016-07-29 09:29 作者: 中藥材天地網(wǎng) 12229瀏覽 0評論 0 0 舉報

【天地網(wǎng)訊】

杜仲電子交易規(guī)格標(biāo)準(zhǔn)

1 基礎(chǔ)數(shù)據(jù)

1.1 來源(《中國藥典》 2015):本品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. 的干燥樹皮。栽培8~10年。4~6月剝?nèi)?,刮去粗皮或不刮皮,堆?/span>發(fā)汗至內(nèi)皮呈紫褐色,曬干。

1.2 產(chǎn)地:產(chǎn)于陜西,四川、甘肅、貴州、湖南、河南、湖北、云南、安徽、廣西、浙江等地,主產(chǎn)于陜西,四川、甘肅、貴州。

1.3 杜仲塊

1.3.1 加工:杜仲原藥刮去殘留粗皮或未刮皮,切塊,干燥。

1.3.2 性狀:本品呈小方方塊狀。塊邊長3~6cm,內(nèi)皮厚0.1~0.7cm,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,有明顯的皺紋。內(nèi)表面暗紫色,光滑。斷面有細密、銀白色、富彈性的膠絲相連。

1.4 杜仲絲

1.4.1 加工:杜仲原藥刮去殘留粗皮或未刮皮,機器鍘成連絲片,干燥。

1.4.2 性狀:本品為鍘絲后尚連接的片狀,片寬10~50cm,絲寬0.8~1.5cm,內(nèi)皮厚0.1~0.5cm

2 規(guī)格要素說明及名詞解釋

2.1 內(nèi)皮厚度:帶白絲的部分為內(nèi)皮,內(nèi)皮越厚,價格越高。

2.2 刮皮與否:杜仲在加工過程中有刮去杜仲樹皮的外表粗皮,也有不刮去外皮的。

2.3 方塊長寬:杜仲方塊邊長分別有3×3cm4×4cm、5×6cm、3×4cm及其它尺寸,方塊越小,加工成本越高,價格相應(yīng)較高。

2.4 片寬度:指機鍘連絲,一般挑選杜仲板片寬10 cm20cm、30cm、40cm、50cm,再分別機鍘成0.1cm、0.2cm、0.3cm、0.4cm0.5cm的連絲。

2.5 0.5cm以下灰渣:用孔徑0.5cm的篩子篩出的杜仲碎末及泥沙。

2.6 蟲蛀、霉變:杜仲不生蟲,受潮易霉變。

2.7 干度:在空氣潮濕和存放不當(dāng)?shù)那闆r下,干度會較差。

3 規(guī)格等級定義

3.1 杜仲厚方塊0.7:方塊狀,內(nèi)皮厚度0.6~0.7cm,方塊長寬分別有3×3cm,4×4cm5×6cm,及其他尺寸。

3.2 杜仲厚方塊0.6:方塊狀,內(nèi)皮厚度0.5~0.6cm,方塊長寬分別有3×3cm,4×4cm5×6cm,及其他尺寸。

3.3 杜仲厚方塊0.5:方塊狀,內(nèi)皮厚度0.4~0.5cm,方塊長寬分別有3×3cm,4×4cm,5×6cm,及其他尺寸。

3.4 杜仲厚方塊0.4:方塊狀,內(nèi)皮厚度0.3~0.4cm,方塊長寬分別有3×3cm,4×4cm,5×6cm,及其他尺寸。

3.5 杜仲厚方塊0.3:方塊狀,內(nèi)皮厚度0.2~0.3cm,方塊長寬分別有3×3cm,4×4cm,5×6cm,及其他尺寸。

3.6 杜仲方塊0.2:方塊狀,內(nèi)皮厚度0.15~0.2cm,方塊長寬分別有3×3cm,4×4cm,5×6cm,及其他尺寸。

3.7 杜仲機鍘連絲厚片0.5:機鍘連絲片,內(nèi)皮厚度0.4~0.5cm,片寬有10、20、30、4050cm。

3.8 杜仲機鍘連絲厚片0.4:機鍘連絲片,內(nèi)皮厚度0.3~0.4cm,片寬有10、2030、4050cm。

3.9 杜仲機鍘連絲厚片0.3:機鍘連絲片,內(nèi)皮厚度0.2~0.3cm,片寬有10、20、30、40、50cm。

3.10 杜仲機鍘連絲片0.2:機鍘連絲片,內(nèi)皮厚度0.15~0.2cm,片寬有10、2030、40、50cm

3.11 杜仲機鍘連絲片0.1:機鍘連絲片,內(nèi)皮厚度0.1cm左右,片寬有1020、30、4050cm。

3.12 杜仲選塊:用厚薄不分的杜仲皮切塊,厚0.1cm以下的塊重量占比不超過5%,塊長寬3×4cm,及其它尺寸。

3.13 杜仲統(tǒng)塊:用厚薄不分的杜仲皮切塊,厚0.1cm以下的塊重量占比不超過30%,塊長寬3×4cm,及其它尺寸。

3.14 杜仲統(tǒng)絲:用厚薄不分的杜仲皮切絲,厚0.1cm以下的絲重量占比不超過20%,寬0.8~1.5cm,及其它尺寸。


下載鏈接:杜仲電子交易規(guī)格標(biāo)準(zhǔn).pdf

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(quán)及相關(guān)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站協(xié)議授權(quán),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個人不得轉(zhuǎn)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

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(wǎng)理性發(fā)言

發(fā)布評論

1.1 來源(《中國藥典》 2015版):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. 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實。

1.1 來源(《中國藥典》 2015版):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. 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種子。

1.1 來源(《中國藥典》 2015版):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(Blanco) Benth. 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
1.1 來源(《中國藥典》 2015版):本品為茜草科植物鉤藤Uncaria rhynchophylla(Miq. ) Miq. ex Havil. 、大葉鉤藤Uncaria.macrophylla Wall. 、毛鉤藤Uncaria hirsuta Havil. 、華鉤藤Uncaria sinensis(Oliv) Havil. 或無柄果鉤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. 的干燥帶鉤莖枝。

1.1 來源(《中國藥典》 2015版):本品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. 的干燥成熟果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