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 首頁 品種 草血竭功效與作用

草血竭功效與作用

《*辭典》

【名稱】草血竭

【出處】《植物名實圖考》

【拼音名】Cǎo Xuè Jié

【別名】回頭草、草血結(jié)(《滇南本草》),土血竭,拱腰老(《中藥形性經(jīng)驗鑒別法》),金黃雞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,迂頭雞、一口血、蛇疙瘩(《四川中藥志》),紫花根、地蜂子、地黑蜂、老腰弓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

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[b]草血竭[/b]的[b]根莖[/b]。秋季采挖,去凈莖、葉、泥砂,曬干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多年生草本,高約40厘米。根莖塊狀,棕黑色,具多數(shù)細(xì)根。莖纖細(xì),綠色,有棱,無毛。根生葉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,長8~22厘米,寬6~45毫米,先端尖或銳尖,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,全緣略反卷;上面綠色,下面粉綠色;兩面中肋均凸出;葉柄長5~12厘米。莖生葉互生,葉柄長1.5~3.5厘米,有時近于無柄,托葉成鞘狀,其余均同根生葉。穗狀花序,長約3~8厘米;苞片和小苞片均膜質(zhì),披針形,背面有一褐色中脈。花淡紅色,花柄短;花被5裂,覆瓦狀排列;雄蕊5;子房卵狀而扁,花柱2裂。小堅果三棱形,黑褐色有光澤。花期夏季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山石間或草坡。分布云南,四川、貴州等地。產(chǎn)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
【性狀】干燥根莖呈扁圓柱狀,常蜷曲,兩端略細(xì),長2.5~7厘米,徑1~2厘米,表皮黑棕色,有較粗橫紋,有的成節(jié)狀,殘留少量葉基和須根。質(zhì)硬,不易折斷。斷面不平坦,紅棕色,維管束呈黃白色,點狀排成一圈。味澀。以無須根、心紅棕色者為佳。

【炮制】除去雜質(zhì)及殘存須根,洗凈,潤透,切片曬干。

【性味】①《滇南本草》:"微溫,苦辛微澀。" 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涼,味酸,無毒。"

【功效】散血止血,下氣止痛。治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腸潰瘍,食積,癥瘕積聚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浮腫,跌打損傷,外傷出血。 ①《滇南本草》:"寬中下氣,消宿食,消痞塊年久堅積板硬,胃氣疼,面寒疼,婦人癥瘕。消浮腫,破瘀血,止咳嗽。" 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散血,止血。治丹停,黃腫,無名腫毒及婦女火疳病,并涂蛇咬傷。" ③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止血止痛,收斂止瀉。治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腸潰瘍,跌打損傷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;入散劑或浸酒。

【附方】①治男女痞塊疼痛,癥瘕積聚:草血竭焙為末。每服一錢,沙糖熱酒服。氣盛者,加檳榔、臺烏。(《滇南本草》) ②治寒濕氣浮腫:草血竭三錢,茴香根三錢,草果子二錢。共為末,同鰍魚煮吃三、四次。(《滇南本草》) ③治菌痢:草血竭干粉一錢至一錢五分,吞服,一日三次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④治外傷出血:草血竭研粉外涂傷口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
【摘錄出處】《*辭典》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【名稱】草血竭

【拼音名】Cǎo Xuè Jié

【別名】一口血、弓腰老、老腰弓、小么公、地蜂子、地螞蜂、回頭草

【來源】蓼科蓼屬植物[b]紅莖蓼[/b]Polygonum paleaceum Wall.,以[b]根狀莖[/b]入藥。秋季采挖根狀莖,去掉莖葉須根,曬干。

【性味】苦、澀,微溫。

【功效】活血散瘀,止痛,止血。用于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腸潰瘍,痢疾,腸炎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紅崩,白帶,跌打損傷;外用治創(chuàng)傷出血。

【用法用量】3~5錢,水煎服,或干粉0.5~1錢,吞服;外用適量,干粉敷患處。

【備注】(1)同屬植物[b]圓穗蓼[/b](球花蓼、拳參)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 Meisn,云南地區(qū)亦作草血竭入藥,西藏地區(qū)稱拳參。功效類似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《中華本草》

【名稱】草血竭

【出處】出自《植物名實圖考》

【拼音名】Cǎo Xuè Jié

【別名】草血結(jié)、回頭草、土血竭、拱腰老、迂頭雞、一口血、蛇疙瘩、拳參、鳶頭雞、紫花根、地蜂子、地黑蜂、老腰弓、蜂王七、地馬蜂、老土蜂、血三七、山高粱、弓腰老、地蜈蚣、黑地蜂、金黃雞、小腰弓、觀音倒座、鳳凰雞、救兵糧、睡頭蜂、草子、紫參

【來源】藥材基源:為蓼科植物草血竭的根莖。[br]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olygonum paleaceum Wall.[br]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挖,去凈莖、葉、泥沙,曬干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多年生草本,高15-50cm。根莖肥厚,橫生,常彎曲,外面棕黑色,內(nèi)面粉紅色,具多數(shù)堅韌須根。莖直立,不分枝,淡綠色,有棱,無毛?;~有長柄,長3-7cm,有棱;葉片狹長披針形,長7-12cm,寬1.5-2.5cm,先端漸尖或鈍,基部漸狹,呈楔形,稍不對稱,且不下延成翅狀,邊緣有不明顯細(xì)齒,且常反卷,中脈有時呈紅色,網(wǎng)脈明顯,尤以邊脈顯著,兩面無毛;莖生葉互生,下部葉有柄,上部的無柄,葉片較基生葉??;托葉鞘膜質(zhì),長達(dá)5cm,棕色,疏被短柔毛,有縱脈多條,先端常2裂狀??偁罨ㄐ蛩霠?,單生于莖頂,近直立,長3-4cm,直徑5-9mm,小花粉紅色,花梗長約2mm,苞片卵狀披針形,花被5深裂,裂片卵狀橢圓形;雄蕊5,較花被稍長;子房長卵形,花柱極小,2裂。瘦果扁卵形,紅褐色或棕黑色,光亮,包藏于宿存花被內(nèi)?;ㄆ?-10月,果期9-12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高山草原石間,以陰坡為多。[br]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【栽培】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涼爽、向陽的環(huán)境。土壤以肥沃深厚、排水良好的腐殖質(zhì)土較好。[br]栽培技術(shù) 用分株繁殖。在冬季或早春結(jié)合采挖,取有須根和芽嘴的根莖分成單株作種。在整好的地上,開1.3m寬的畦,按行、株距各約26cm開穴,深10~13cm,每穴栽苗3株,成品字形,芽嘴向上,蓋上澆水。[br]田間管理 在春季新葉出齊后除草、松土1次,第2次在6~7月,第3次在10~11月,并培土壅蔸。每次中除后都要追肥1次,前兩次用人畜糞水,第3次用腐殖質(zhì)土或草木灰撒在畦上。2~3年后,只需在每年春、冬兩季各中除、追肥1次。

【性狀】性狀鑒別 根莖扁圓柱形,常彎曲,兩端略尖,一面隆起,另面微有凹槽,長2-6cm,直徑0.8-2cm。表面紫褐色至黑褐色,具密粗環(huán)紋,并有殘留細(xì)根及根痕。質(zhì)硬,不易折斷,折斷面不平坦,紅棕色或灰棕色,維管束點25-40個,斷續(xù)排列成環(huán)。氣微,味澀、微苦。[br]以無須根、心紅棕色者為佳。[br]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:木柱層較厚。皮層較窄。維外韌型;韌皮部較窄,形成層不明顯,木質(zhì)部導(dǎo)管常多數(shù)相聚,木纖維較少。本品薄壁細(xì)胞含有草酸鈣簇晶、淀粉粒及棕黃色樹脂狀物。[br]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.5g,加水約5ml,微熱,濾過。取浙濾液1ml,加三氯化鐵試劑1滴,產(chǎn)生藍(lán)黑色沉淀,稍振搖后,濾液即呈茶色。(檢查鞣質(zhì))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草血竭根莖含混合性鞣質(zhì)[1]。

【炮制】除去雜質(zhì)及殘存須根,洗凈,潤透,切片曬干。

【性味】苦;辛;性寒

【功效】散瘀止血;下氣消積;消毒;利濕。主癥瘕積聚;跌打損傷;外傷出血;吐血;咯血;衄血;經(jīng)閉;崩漏;慢性胃炎;胃、十二指腸潰瘍;食積停滯;痢疾;腸炎;水腫;瘡毒;蛇咬傷;燙火傷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;研末,1.5-3g,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(diào)敷。

【各家論述】1.《滇南本草》:寬中下氣,消宿食,消痞塊年久堅積板硬,胃氣疼,面寒疼,婦人癥瘕。消浮腫,破瘀血,止咳嗽。[br]2.《四川中藥志》:散血,止血。治丹停,黃腫,無名腫毒及婦女火疳病,并涂蛇咬傷。[br]3.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止血止痛,收斂止瀉。治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腸潰瘍,跌打損傷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