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 首頁 品種 茯苓皮功效與作用

茯苓皮功效與作用

《中華本草》

【名稱】茯苓皮

【出處】出自《本草綱目》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辭典》: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氣,勝似大腹皮。

【拼音名】Fú Línɡ Pí

【英文名】Indian Bread peel, Tuckahoe peel

【別名】苓皮

【來源】藥材基源: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外皮。[br]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oria cocos(Schw.) Wolf.[Pavhyma cocos Fr.][br]

【原形態(tài)】菌核球形、卵形、橢圓形至不規(guī)則形,長10-30cm或者更長,重量也不等,一般重500-5000g。外面吸厚而多皺褶的皮殼,深褐色,新鮮時軟干 后變硬;內(nèi)部白色或淡粉紅色,粉粒狀。子實體生于菌核表面,全平伏,厚3-8cm,白色,肉質(zhì),老后或干后變?yōu)闇\褐色。菌管密長2-3mm管壁薄,管口圓形、多角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徑0.5-1.5cm,口緣裂為齒狀。孢子長方形至近圓柱形,平滑,有一歪尖,大?。?.5-9)μm×(3-3.5)μm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松樹根上。[br]資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臺灣、河南、湖北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

【性狀】性狀鑒別 本品多呈不規(guī)則片狀,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內(nèi)表面白色或淡棕色。質(zhì)脆,具彈性。氣微,味淡。

【性味】甘;淡;性平

【歸經(jīng)】腎;膀胱經(jīng)

【功效】利水消腫。主水溫腫滿;小便不利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-5g。

【各家論述】1.《綱目》:主水腫膚脹,開水道,開腠理。[br]2.《醫(yī)林纂要》:行皮膚之水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中華本草》

《*辭典》

【名稱】茯苓皮

【出處】《綱目》

【拼音名】Fú Línɡ Pí

【別名】苓皮(《四川中藥志》)

【來源】為多孔菌科植物[b]茯苓菌核的外皮[/b]。

【性狀】茯苓皮多為長條狀,大小不一,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有疣狀突起,內(nèi)部白色或灰棕色。體軟質(zhì)松,具有彈性。

【性味】甘淡,平。 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平,味甘淡,無毒。"

【功效】利水,消腫。治水腫膚脹。 ①《綱目》:"主水腫膚脹,開水道,開腠理。" ②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行皮膚之水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

【附方】①治水腫:茯苓皮、椒目二味不拘多少。煎湯飲。(《經(jīng)驗良方》) ②治男子婦人脾胃停滯,頭面四肢悉腫,心腹脹滿,上氣促急,胸膈煩悶,痰涎上壅,飲食不下,行步氣奔,狀如水病:生姜皮、桑白皮、陳橘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各等分。上為粗末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,不計時候,溫服。忌生冷油膩硬物。(《中藏經(jīng)》五皮散)

【摘錄出處】《*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