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品種 半邊蓮功效與作用

半邊蓮功效與作用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【名稱】半邊蓮

【拼音名】Bàn Biān Lián

【英文名】HERBA LOBELIAE CHINENSIS

【別名】細米草、急解索、半邊花、蛇脷草[廣東]、長蟲草[河南]

【來源】本品為桔??浦参颷b]半邊蓮[/b]Lobelia chinensis Lour. 的干燥[b]全草[/b]。夏季采收,除去泥沙,洗凈,曬干。

【性狀】本品常纏結(jié)成團。根莖直徑1~2mm,表面淡棕黃色,平滑或有細縱紋。根細小,黃色,側(cè)生纖細須根。莖細長,有分枝,灰綠色,節(jié)明顯,有的可見附生的細根。葉互生,無柄,葉片多皺縮,綠褐色,展平后葉片呈狹披針形,長1~2.5cm,寬0.2~0.5cm,邊緣具疏而淺的齒?;ü<氶L,花小,單生于葉腋,花冠基部筒狀,上部5裂,偏向一邊,淺紫紅色,花冠筒內(nèi)有白色茸毛。氣微特異,味微甘而辛。

【炮制】除去雜質(zhì),洗凈,切段,曬干。

【性味】辛,平。

【歸經(jīng)】歸心、小腸、肺經(jīng)。

【功效】利尿消腫,清熱解毒。用于大腹水腫,面足浮腫,癰腫疔瘡,蛇蟲咬傷;晚期血吸蟲病腹水。

【用法用量】9~15g。

【儲藏】置干燥處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《*辭典》

【名稱】半邊蓮

【出處】《綱目》

【拼音名】Bàn Biān Lián

【別名】急解索(《綱目》),蛇利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細米草(《中國藥植志》),蛇舌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魚尾花(《江西中藥》),半邊菊、半邊旗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奶兒草、半邊花(《浙江民間草藥》),箭豆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),順風旗、單片芽(《嶺南草藥志》),小蓮花草、綿蜂草、吹血草,腹水草、疳積草、白臘滑草、金菊草(《湖南藥物志》),金雞舌(《閩東本草》),片花蓮、偏蓮、瓜仁草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,蛇啄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

【來源】為桔??浦参颷b]半邊蓮[/b]的[b]帶根全草[/b]。多于夏季采收,帶根拔起,洗凈,曬干或陰干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多年生蔓性草本,高達20厘米。莖細長,折斷時有粘性乳汁滲出,直立或匍匐,綠色,無毛,多節(jié),節(jié)上有互生的葉或枝;匍匐莖節(jié)上附生細小不定根,根細長,圓柱形,有的旁出須根。葉綠色,無柄;多數(shù)呈披針形,少數(shù)長卵圓形,長約1~2厘米,平滑無毛,葉緣具疏鋸齒。花單生于葉腋,有細長的花柄;花萼綠色,長6~10毫米,上部5裂,裂片線形,下部呈圓筒狀;花冠淺紫色,長約8~10毫米,下部筒狀,一側(cè)開裂,上部5裂,裂片倒披針形,偏向一方,花冠喉部裂片連接處有綠色的小凸起物,花冠筒內(nèi)壁密生毛茸;雄蕊5,聚藥,花絲下半部分離;雌蕊1,子房下位,花柱細杜形,柱頭2裂。蒴果,長4~6毫來,基部銳尖。種子細小,橢圓形,微扁。花期5~8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長于稻田岸畔,溝邊或卑濕的荒地。分布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主產(chǎn)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。此外,廣東、廣西、江西、四川等地亦產(chǎn)。

【性狀】干燥帶根全草,多皺縮成團。根細長,圓柱形,帶肉質(zhì),表面淡棕黃色,光滑或有細縱紋,生有須根。莖細長多節(jié),灰綠色,靠近根莖部呈淡紫色,有皺縮的縱向紋理,節(jié)上有時殘留不定根。葉互生,狹長,表面光滑無毛,多皺縮或脫落?;ɑ客矤?,花瓣5片。臭微,有刺激性,味初微甘,后稍辛辣。以干燥、葉綠、根黃、無泥雜者為佳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全草含生物堿、黃酮甙、皂甙、氨基酸。生物堿中主要為山梗菜堿、山梗菜酮堿、山梗菜醇堿、異山梗菜酮堿等。根莖含半邊蓮果聚糖,為一種果聚糖。

【性味】甘,平。 ①《綱目》:"辛,平,無毒。" ②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味甜,性平。" ③《本草求原》:"甘淡,平。"

【功效】利水,消腫,解毒,治黃疸,水腫,臌脹,泄瀉,痢疾,蛇傷,疔瘡,腫毒,濕疹,癬疾,跌打扭傷腫痛。用于大腹水腫、面足浮腫、癰腫疔瘡、蛇蟲咬傷、晚期血吸蟲病腹水。 ①《綱目》:"治蛇虺傷,搗汁飲,以滓圍涂之。" ②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敷瘡,消腫毒。" ③《嶺南采藥錄》:"治魚口便毒,跌打傷瘀痛,惡瘡,火瘡,搗敷之。" ④《中國藥植志》:"治血吸蟲病腹水。" ⑤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清熱解毒,利尿消腫。" ⑥《陸川本草》:"解毒消炎,利尿,止血生肌。治腹水,小兒驚風,雙單乳蛾,漆瘡,外傷出血,皮膚疥癬,蛇蜂蝎傷。" ⑦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消腫解毒。治疳積和疔瘡初起。" ⑧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"煎服治風濕性神經(jīng)痛,頭暈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;或搗汁服。外用:搗敷或搗汁調(diào)涂。

【注意】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:"虛癥忌用。"

【附方】①治寒齁氣喘及瘧疾寒熱:半邊蓮、雄黃各二錢。搗泥,碗內(nèi)覆之,待青色,以飯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九丸,空心鹽湯下。(《壽域神方》) ②治毒蛇咬傷:㈠半邊蓮浸燒酒搽之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㈡鮮半邊蓮一、二兩,搗爛絞汁,加甜酒一兩調(diào)服,服后蓋被入睡,以便出微汗。毒重的-天服兩次。并用搗爛的鮮半邊蓮敷于傷口周圍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 ③治疔瘡,一切陽性腫毒:鮮半邊蓮適量,加食鹽數(shù)粒同搗爛,敷患處,有黃水滲出,漸愈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 ④治乳腺炎:鮮半邊蓮適量,搗爛敷患處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 ⑤治無名腫毒:半邊蓮葉搗爛加酒敷患處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 ⑥治喉蛾:鮮半邊蓮如雞蛋大一團,放在瓷碗內(nèi),加好燒酒三兩,同擂極爛,絞取藥汁,分三次口含,每次含約一、二十分鐘吐出。 ⑦治時行赤眼或起星翳:㈠鮮半邊蓮,洗凈,揉碎作一小丸,塞入鼻腔,患左眼塞右鼻,患右眼塞左鼻。三、四小時換一次。㈡鮮半邊蓮適量,搗爛,敷眼皮上,用紗布蓋護,一日換藥兩次。 ⑧治跌打扭傷腫痛:半邊蓮一斤,清水三斤,煎剩一斤半過濾,將渣加水三廳再煎成一半,然后將兩次濾液混合在一起,用慢火濃縮成一斤,裝瓶備用。用時以藥棉放在藥液中浸透,取出貼于患處。 ⑨治黃疸,水腫,小便不利:半邊蓮一兩,白茅根一兩。水煎,分二次用白糖調(diào)服。(⑥方以下出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 ⑩治單腹臌脹:半邊蓮、金錢草各三錢,大黃四錢,枳實六錢。水煎,連服五天,每天一劑;以后加重半邊蓮、金錢草二味,將原方去大黃,加神曲、麥芽、砂仁,連服十天;最后將此方做成小丸,每服五錢,連服半個月。在治療中少食鹽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 ⑾治濕熱泄瀉:半邊蓮一兩,水煎服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 ⑿治痢疾:生半邊蓮二兩,水煎和黃糖服。 ⒀治盲腸炎:半邊蓮八兩,加雙料酒適量,搗爛水煎,一日五次分服,渣再和入米酒少許,外敷患處。 ⒁治急性中耳炎:半邊蓮擂爛絞汁,和酒少許滴耳。(⑿方以下出《嶺南草藥志》) ⒂治晚期血吸蟲病腹水、腎炎水腫:半邊蓮一至二兩,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 ⒃治由血防"846"或鏈霉素引起的眩暈等:半邊蓮一兩,配墨旱蓮、白芷、車前草、女貞子、紫花地丁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
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①治療晚期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 據(jù)各地報道,療效毀譽不一。多數(shù)觀察到半邊蓮具有利尿作用,有時出現(xiàn)瀉下作用,但利尿量的差異很大,且有小部分病例并無尿量的增加。利尿作用的出現(xiàn),快慢不一,多數(shù)在1~5天開始,對促使腹水的消除或減輕,可起到一定作用。在腹水消除或減輕的同時,尚能改善體征,使食欲增進,營養(yǎng)好轉(zhuǎn),或血象進步,肝功能改善,為銻劑治療創(chuàng)造條件。但影響半邊蓮療效因素很多,主要的是:㈠植物品種混亂,采集時間不同;㈡植物的保存或運輸不當,造成霉變;㈢藥物炮制不當,有效成分受高溫破壞;㈣機體狀況不同;等等。有些單位規(guī)定半邊蓮的臨床指征是:中輕度的腹水,病期不太久,體質(zhì)尚可,未見惡病質(zhì),肝腎功能的損害不甚嚴重,無嚴重夾雜癥或并發(fā)癥者。此外,一般營養(yǎng)支持療法,低鹽或無鹽飲食,低脂肪高蛋白飲食等亦不可忽視。用法與用量:用全草(干)制成10%或20%煎劑(文火慢煎),成人每日服10%的300~480毫升,或20%的150~240毫升,加糖分3~4次服。療程15~20天,有效者可連續(xù)服至腹水消失為止。煎液須新鮮配置,暑熱季節(jié)約4小時即變質(zhì),故常配制成浸膏或片劑服用,但療效似不及煎劑。據(jù)100例的觀察,減輕或消除腹水的有效率約69%。但臨床上大多采用合劑治療。 ②治療蛇咬傷 取半邊蓮每日30~48克,文火慢煎半小時,分3次內(nèi)服。另用半邊蓮搗爛外敷,每日更換2次。治療蛇咬傷88例,全身癥狀約1~2天消失,局部浮腫約3~5天消退,平均5.4天,全部治愈。說明半邊蓮對蛇咬傷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,奏效迅速,尤其對有嚴重全身中毒癥狀者療效顯著。 ③治療糜爛型手足癬及亞急性濕疹 采用8%半邊蓮煎劑濕敷,或用40%半邊蓮煎劑外搽,見效迅速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*辭典》

《中華本草》

【名稱】半邊蓮

【出處】1.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:半邊蓮,小草也。生陰濕塍塹邊,就地細梗引蔓,節(jié)節(jié)而生細葉,秋開小花,淡紅紫色,止有半邊,如蓮花狀。[br]2.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:半邊蓮,食多量引起流涎,惡心,頭痛,腹瀉,血壓增高,脈搏先緩后速,嚴重者痙攣,瞳孔散大,最后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。解救方法:先催吐,洗胃,后飲濃茶,注射葡萄糖液。對癥治療:如出現(xiàn)驚厥,可給解痙劑,針刺人中、合谷、涌泉等穴位;呼吸麻痹時給以強心劑

【拼音名】Bàn Biān Lián

【英文名】Chinese Lobelia Herb, Herb of Chinese Lobelia, Chinese Lobelia

【別名】急解索、蛇利草、細米草、蛇舌草、魚尾花、半邊菊、半邊旗、奶兒草、半邊花、箭豆草、順風旗、單片芽、小蓮花草、綿蜂草、吹血草、腹水草、疳積草、白臘滑草、金菊草、金雞舌、片花蓮、偏蓮、瓜仁草、蛇啄草、長蟲草

【來源】藥材基源:為桔??浦参锇脒吷彽膸Ц荨br]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obelia chinensis Lour. [L. radicans Thunb.][br]采收和儲藏:多于夏季采收,帶根拔起,洗凈,曬干或陰干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半邊蓮 多年生矮小草本,高公達10cm。莖細長,多匍匐地面,在節(jié)上生根,分枝直立,無毛,折斷有白色乳汗?jié)B出。葉互生;無柄或近無柄;葉片狹披針形或條形,長8-25mm,先端急尖,全緣或有波狀疏淺鋸齒,無毛?;▋尚?,通常1朵,生分枝的上部葉腋,基部有長約1mm的小苞片2枚、1枚或無,小苞片無毛;花萼筒倒長錐狀,基部漸細與花梗無明顯區(qū)分,長3-5mm,無毛,裂片5,狹三角形;花冠粉紅色或白色,長10-15mm,背面裂至基部,喉部以下具白色柔毛,裂片5,全部平展于下方,呈一個平面,2個側(cè)裂片披針形,較長,中間3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,較短;雄蕊5,長約8mm,花絲上部與花藥合生,花藥位于下方的2個有毛,上方的3個無毛,花絲下半部分離;雌蕊1,子房下位,2個有毛,上方的3個無毛,花絲下半部分離;雌蕊1,子房下位,2室。蒴果倒錐狀,長約6mm。種子橢圓狀,稍扁平,近肉色?;ㄆ?-8月,果期8-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栽種后可連續(xù)收獲多年。夏、秋季生長茂盛時,選晴天,帶根拔起,洗凈,曬干。鮮用,阻礙采隨用。[br]資源分布:分布于安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【栽培】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,在潮濕的溝邊、河灘濕地易生長。怕旱,耐寒,耐澇。以疏松肥沃的粘壤土栽培為宜。[br]栽培技術(shù) 用分株繁殖:4-5月挖掘老株叢,分成幾小株叢,按行株距15cm×8cm開穴栽種。赤可扦插繁殖;將莖枝剪下,扦插于苗床,床土經(jīng)常保持濕潤,約經(jīng)10d左右即能生根。翌年春季移栽。[br]田間管理 幼苗期注意松土除草。栽種后施1次稀人糞尿;夏季收獲后追施1次畜糞或硫酸銨、尿素等;冬季施腐熟肥或堆肥。遇干旱季要灌從,經(jīng)濟保持土壤濕潤,以利生長。

【性狀】性狀鑒別 全體長15-35cm,常纏結(jié)成團。根細小,側(cè)生纖細須根。根莖細長圓柱形,直徑1-2mm;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,具細縱紋。莖細長,有分枝,灰綠色,節(jié)明顯。葉互生,無柄,葉片多皺縮,綠褐色,展平后葉片呈狹披針形或長小,單生于葉腋;花冠基部連合,上部5裂,偏向一邊。氣微,味微甘而辛。[br]以莖葉色綠、根黃者為佳。[br]顯微鑒別 (1)葉表面觀 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微波狀,氣孔稍突出,不定式,副衛(wèi)細胞3-7個。[br](2)根莖橫切面 表皮為1列細胞;外被角質(zhì)層呈細波狀彎曲。皮層寬廣,細肥內(nèi)含菊糖及少數(shù)草酸鈣簇晶;內(nèi)皮層明顯。中柱小,韌皮部散有乳汁細胞:木質(zhì)部導(dǎo)管束略呈徑向排列。有髓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全草含生物堿,主要為L-山梗菜堿(L-olbeline),山梗菜酮石破天驚(olebelanine),山梗菜醇堿(lobelanidine),異山梗菜酮堿(isolobelanine)即去甲山梗菜酮堿,黃酮甙,皂甙,打官司基酸,多糖[1-3]。又有報道含菊糖(inu-lin),對-羥基苯甲酸(p-hydroxy-benzoic acid),延胡索酸(fumaric acid)和琥珀酸(succinic acid)[4,5]。根莖含半邊蓮果聚糖(lobeli-nin)[6]。

【作用】1.利尿作用:麻醉犬iv半邊蓮浸劑0.1g/kg或半邊蓮總生物堿6.6mg/kg,正常大鼠ig1g/kg,以及正常人po半邊蓮粉劑10-30g,均有顯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,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亦明顯增多。從半邊蓮中分離出的菊糖給大鼠po或ip,則有抑制利尿作用。[br]2.對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作用:半邊蓮堿對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作用與煙堿相似,但強度僅為煙堿的1/5-1/20,對植物神經(jīng)節(jié)、腎上腺髓質(zhì)、延腦各中樞(尤其是嘔吐中樞)、神經(jīng)一肌肉接頭,以及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的化學(xué)感受器都有先興奮、后抑制的作用。[br]3.對中樞的抑制作用:本品所含的琥珀酸對小鼠、大鼠、豚鼠、兔、貓和犬ip給藥均能保護動物對抗高壓氧、電休克和聽源性驚厥。熱板法有鎮(zhèn)痛作用,與戊巴比妥鈉有協(xié)同作用,并有鎮(zhèn)靜和降低體溫的作用。[br]4.呼吸興奮作用:半邊蓮煎劑和其生物堿制劑iv對麻醉犬有顯著的呼吸興奮作用。其作用隨劑量增大而加強和延長。劑量過大時則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。切除竇神經(jīng)或摘除頸動脈體后,再注射半邊蓮制劑,則不出現(xiàn)明顯的呼吸興奮作用。表明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刺激頸動脈體化學(xué)感受器,反射地興奮呼吸中樞。半邊蓮堿對嗎啡所致呼吸抑制有較好的興奮作用,對烏拉坦和水合氯醛所致者較差。半邊蓮堿吸入,有擴張支氣管作用,可對抗毛果蕓香堿和乙酰膽堿引起的氣管收縮。[br]5.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作用:半邊蓮浸劑iv,對麻醉犬有顯著而持久的降壓作用。如十二指腸給藥則需要10-20倍于靜脈給藥的量才有作用。亦有報道煎劑小量iv有短暫的升壓作用,較大劑量時則有較持久的降壓作用。半邊蓮生物堿對離體兔心和蛙心有興奮作用,使收縮力加強,振幅增大;高濃度時則出現(xiàn)暫時的興奮,繼以抑制,最后發(fā)生傳導(dǎo)阻滯和停搏。半邊蓮堿im,在呼吸興奮的同時,心率減慢,血壓升高;大劑量時則心率加快,血壓明顯下降,終至心臟麻痹。[br]6.利膽作用:犬iv半邊蓮水煮醇沉制劑1g(生藥)/kg,膽質(zhì)流量較給藥前增加2倍以上,給藥50分鐘后作用達高峰,但膽汁中固形物、膽酸鹽和膽紅素的濃度都有所降低。[br]7.抗蛇毒作用:半邊蓮制劑,以及從中分離出的琥珀酸鈉、延胡索酸鈉、對羥基苯甲酸鈉分別于注射蛇毒前30分鐘po,或于注射蛇毒同時sc藥物,或用琥珀酸鈉、延胡索酸鈉和醋酸鈉組成復(fù)方于注射蛇毒前30分鐘-4hpo,對于注射最小全致死量眼鏡蛇毒的小鼠均有較高的保護作用,保護率59.1-93.1%。但若于注射蛇毒后25分鐘再給藥,則無保護作用。[br]8.其它作用:8.1.抗?jié)冏饔茫罕酒匪溺晁?0mg/kg,可對抗大鼠幽門結(jié)扎產(chǎn)生的胃潰瘍,是由于抑制胃液分泌和擴張胃肌而呈抗?jié)冏饔?。貓和犬im半邊蓮堿有致吐作用。[br]8.2.輕瀉作用:半邊蓮煎劑po有輕瀉作用,并能抑制食欲。[br]8.3.抑菌作用:體外試驗,半邊蓮煎劑對常見致病性真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亦有抑制作用。[br]8.4.凝血作用:Ip給藥可縮短小鼠斷尾的出血時間。[br]8.5.抗癌作用:半邊蓮堿15mcg/ml濃度時,可抑制小鼠腹水癌細胞對氧的攝取。

【毒性】1.小鼠靜脈注射浸劑半數(shù)致死量為6.10±0.26g/kg,全半邊蓮素為18.7±2.0mg/kg,折合生藥為9.35±1.Og/kg。大鼠浸劑灌胃半數(shù)致死量為75.1±13.1g/kg,腹腔注射0.1-1.Og/kg,每日1次,連續(xù)3個月,體重、尿沉渣及尿蛋白的檢查均無異常;用藥組糞較稀,表示有一定致瀉作用,病理切片檢部分用藥鼠腎臟有輕度濁腫外未發(fā)現(xiàn)明顯器質(zhì)性病變。[br]2.半邊蓮煎劑小鼠iv的LD50為6.10±0.26g(生藥)/kg。死前有呼吸興奮,狂躁不安等現(xiàn)象,繼之發(fā)生抽搐,一般在5分鐘內(nèi)死亡。半邊蓮浸劑大鼠ig的LD50為95.1±13.1g(生藥)/kg。大鼠每日ip浸劑0.1、0.3和1.0g(生藥)/kg,連續(xù)3分鐘,體重、尿沉渣及尿蛋白檢查均無異常發(fā)現(xiàn)。[br]3.病理檢查,除部分大鼠腎臟有輕度濁腫外,未見顯著器質(zhì)性變化。

【性味】味甘;性平

【歸經(jīng)】歸心;肺;小腸經(jīng)

【功效】清熱解毒;利水消腫。主毒蛇咬傷;癰腫疔瘡;扁桃體炎;溫疹;足癬;跌打損傷;濕熱黃疸;闌尾炎;腸炎;腎炎;肝硬化腹水及多種癌癥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,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,或搗汁調(diào)涂。

【注意】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:噓癥忌用。

【各家論述】1.《綱目》:治蛇虺傷,搗汁飲,以滓圍涂之。[br]2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敷瘡,消腫毒。[br]3.《嶺南采藥錄》:治魚口便毒,跌打傷瘀痛,惡瘡,火瘡,搗敷之。[br]4.《中國藥植志》:治血吸蟲病腹水。[br]5.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清熱解毒,利尿消腫。[br]6.《陸川本草》:解毒消炎,利尿,止血生肌。治腹水,小兒驚風,雙單乳蛾,漆瘡,外傷出血,皮膚疥癬,蛇蜂蝎傷。[br]7.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消腫解毒。治疳積和疔瘡初起。[br]8.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煎服治風濕性神經(jīng)痛,頭暈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