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 首頁 品種 使君子功效與作用

使君子功效與作用

《中華本草》

【名稱】使君子

【出處】出自《開寶本草》。[br]1.《開寶本草》:使君子,生交、廣等州。形如梔子,棱瓣深而兩頭尖,亦似訶黎勒而輕。俗傳始因潘州郭使君療小兒,多是獨(dú)用此物,后來醫(yī)家因號為使君子也。[br]2.《本草衍義》:使君子,今醫(yī)家或兼用殼。

【拼音名】Shǐ Jūn Zǐ

【英文名】Rangooncreeper Fruit, Fruit of Rangooncreeper

【別名】留求子、史君子、五棱子、索子果、冬均子、病柑子、君子仁、冬君子、病疳子。

【來源】藥材基源: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實(shí)。[br]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Quisqualis indica L.[br]采收和儲藏:栽后3年開始結(jié)果。8月以后,當(dāng)果殼由綠變棕褐或黑褐色時采收。用竹竿擊落果實(shí),曬干或烘干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落葉攀援狀灌木,高2-8m。幼枝被棕黃色短柔毛。葉對生或的對生;吉柄無關(guān)節(jié),在落葉后宿存;葉片膜質(zhì),卵形或橢圓形,長5-11cm,寬2.5-5.5cm,先端短漸尖,基部鈍圓,表面無毛,背面有時疏被棕色柔毛,頂生穗狀花序組成傘房狀序;花兩性;苞片卵形至線狀披針形,被毛;萼管長5-9cm,被共同色柔毛,先端具廣展、外彎、小形的萼齒5枚;花瓣5,長1.8-2.4cm,寬4-10mm,先端鈍圓,初為白色,后轉(zhuǎn)淡紅色;雄蕊10.2輪,不突出冠外,花藥長約1.5 mm;子房下位。果卵形,短尖,長2.7-4cm,徑1.2-2.3cm,無毛,具明顯的銳棱角5條,成熟時外果皮脆薄,呈青黑色或栗色。種子1顆,折色,圓柱狀紡錘形,長2.5cm,徑約1cm?;ㄆ?-9月,果期秋末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平地、山坡、路旁等向陽灌叢中,變有栽培。[br]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
【栽培】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濕泣氣候,不耐寒,怕霜凍,耐蔭蔽。宜選向陽避風(fēng)土層深厚、中等肥力、黃色或黑色的砂壤土栽培、栽培技術(shù) 用種子、分株、扦插和壓條繁殖。種子育苗移栽:于秋季采成熟飽滿果實(shí),隨采隨播,或混濕沙貯藏春播。實(shí)生苗高30cm左右即可定植。分株繁殖:于3月份,按取健壯母株的萌蘗移栽。扦插繁殖:有枝插法和根插法。枝插法,2-3月或9-10月,剪取1-2年生健壯枝條作插條,插條長20-25cm,斜插于苗床上,于次年移植。根插法,12月至次年1-2月,將距離主根30cm以外的部分側(cè)根切斷挖出,選徑粗1cm以上的剪成長約20cm的插條,扦插于苗床,1年后移植。壓條繁殖:2-3月先健壯長枝,彎曲埋入土中,或波狀壓條,生根后截取移植。以上方法繁殖的種苗,在2月中、下旬或雨季定植。行株距3.3m×2.3m,穴中施廄肥,與土混勻,每穴栽苗1株,栽后澆水定根。[br]田間管理 定植后1-2年,經(jīng)常中耕除草,每年追肥2-3次。進(jìn)入結(jié)果期后,後年于萌芽時及采果后各追肥1次。冬季要注意培土或覆蓋雜草于基部防寒。成往栽種的應(yīng)搭棚供其攀緣。每年早春或采果后修剪1次,使枝條分布均勻。成片栽種的應(yīng)搭棚供其攀緣。[br]病蟲害防治 防止訶子瘤蚜為害,防治方法參郵“訶子”條。

【性狀】性狀鑒別 果實(shí)橢圓形或卵圓形,具5條縱棱,偶有4-9棱,長2.5-4cm,直徑約2cm,表面黑褐色至紫褐色,平滑,微具光澤,先端狹尖,基部鈍圓,有明顯圓形的果梗痕;質(zhì)堅硬,橫切面多呈五角星形,棱角外殼較厚,中間呈類圓形空腔。種子長橢圓形或紡錘形,長約2cm,直徑約1cm,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有多數(shù)縱皺紋;種皮薄,易剝離;子葉2,黃白色,有油性,斷面有裂紋。氣微香,味微甜。[br]以個大、表面具紫褐色光澤、仁飽滿、色共同白者為佳。[br]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:種皮表皮細(xì)胞由大形薄壁細(xì)胞組成,內(nèi)含棕色物質(zhì)。表皮以下為網(wǎng)紋細(xì)胞層,細(xì)胞切向延長,有網(wǎng)狀紋理,并常散有小形維管束。子葉細(xì)胞含脂肪油滴和眾多草酸鈣簇晶,直徑10-15μm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種子含使君子氨酸(quisqualic acid)[1],使君子氨酸鉀(potassium quisqualate),甘露醇(D-mannitlo)[2];脂肪油23.9%,油中含肉豆蔻酸(myristic acid)4。5%,棕櫚酸(palmitic acid)29.2%,硬脂酸(stearic acid)9.1%,油酸(oleic acid)48.2%,亞油酸(linoleic acid)9.0%等脂肪酸;并含甾醇,以植物甾醇(phytosterol)為主[3]。[br]果肉含胡蘆巴堿(trigonelline)[4],枸椽酸(citric acid),琥珀酸(succinic acid),蘋果酸(malic acid),蔗糖(sucrose),葡萄糖(glucose);脂肪油中含棕櫚酸32.0%,油酸49.0%,另含甾醇0.4%[5]。

【作用】1.驅(qū)蛔蟲作用:使君子在體外試驗(yàn)中對蚯蚓、水蛭、豬蛔等均有較強(qiáng)的抑制效果。如曾報告10%的使君子水浸膏于0.5-2小時內(nèi)可使蚯蚓昏迷或死亡,但95%乙醇浸膏無效。有人試驗(yàn)了20種中藥的50%乙醇提出物對豬蛔、蚯蚓及水蛭的殺蟲效果,結(jié)果使君子、鶴虱、蕪荑、檳榔、貫眾、川楝子、雷丸及吳茱萸等8種有顯著作用,其中尤以使君子的作用為強(qiáng)。豬蛔首部描記法實(shí)驗(yàn)表明,使君子仁提取物有較強(qiáng)的麻痹豬蛔首部作用,在麻痹之前,往往先有刺激現(xiàn)象,其有效成分為水溶性,高濃度酒精、石油醚及氯仿提出物均無效,使君子灰分也無效。使君子驅(qū)蛔有效成分一般認(rèn)為系其所含之使君子酸鉀。使君子酸鉀在體外對整體豬蛔有明顯的抑制作用,但不能殺死它。日本人從毛使君子中提得的使君子酸,對豬蛔也有明顯作用,能引起整體豬蛔運(yùn)動失調(diào),其最低有效濃度為1:1000。但也有人曾從使君子提得吡啶及其同類物,含量約千分之一,而吡啶類有殺蟲及驅(qū)蟲效能,故認(rèn)為使君子的驅(qū)蛔作用可能與此也有關(guān)。另還有報告使君子油與蓖麻油之混合物對人與動物也均有明顯的驅(qū)蛔效果。[br]2.驅(qū)蟯蟲作用:對于自然感染鼠蟯蟲的小鼠的實(shí)驗(yàn)結(jié)果表明,使君子粉、使君子和百部粉合用均有一定的驅(qū)蟯作用,對于幼蟲,使君子粉劑無效,但使君子粉劑和百部粉劑合用,則稍有效果。[br]3.抗皮膚真菌作用:使君子水浸劑在體外對堇色毛癬菌、同心性毛癬菌、許蘭氏黃癬菌、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、鐵銹色小芽孢癬菌、羊毛狀小芽孢癬菌、腹股溝表皮癬菌、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[br]4.其他作用:使君子粉劑對自然感染的鼠蟯蟲病有一定的驅(qū)蟯作用。與百部粉劑合用,效力較單用時好,且對幼蟲亦稍有作用。水浸劑(1:3)在試管中對某些皮膚真菌有某些抑制作用??鼓c寄生蟲:水浸劑或乙醇浸劑36%濃度,對體外保溫培養(yǎng)的豬蛔蟲5分鐘可使麻痹;使君子油40%濃度,經(jīng)30分鐘,尚不能麻痹豬蛔蟲,而去油水浸劑19%濃度3分鐘即可使豬蛔蟲麻痹,在蟲體麻痹前均先有短暫興奮現(xiàn)象;使君子仁、殼及葉100%前劑對蚯蚓有麻痹作用,葉作用強(qiáng)于仁、殼,而毒性較??;0.1%使君子酸鉀可使蚯蚓在8小時內(nèi)死亡,對豬蛔蟲亦有抑制作用。

【毒性】使君子毒性不大,粗制品(26.6g/kg)給犬口服,除產(chǎn)生嘔吐、呃逆外,并無其他中毒癥狀,其樹膠于0.83g/kg時亦產(chǎn)生同樣作用。水浸膏皮下注射于小鼠,數(shù)分鐘后,即呈抑制狀態(tài),呼吸緩慢不整,1-2小時后全身發(fā)生輕度驚厥,隨即呼吸停止。最小致死量約為20g/kg。使君子油50-100mg/10g給小鼠或家兔口服,未見中毒現(xiàn)象。毒性:粗制劑26.6g/kg或所含樹膠0.83g/kg灌胃,均可使狗產(chǎn)生呃逆、嘔吐及中樞抑制;小鼠皮下注射先呈抑制,繼而痙攣,最后因呼吸抑制致死,最小致死量為20g/kg。

【鑒別】理化鑒別 (1)取本品粗粉5g,用石油醚50ml,50℃浸1h脫脂,濾過。殘渣用40%已醇20ml,濾過,濾液減壓濃縮至干。取少量濃縮物,用50%甲醇水溶液溶液解,點(diǎn)于濾紙上,噴灑茚三酮試液,在100℃左右烘箱中放置1-2min,呈現(xiàn)紫色斑點(diǎn)。(檢查氨基酸)(2)薄層色譜 取上述已醇提取的濃縮物,用50%甲醇溶解,以使君子酸鉀、α-脯氨酸、α-天冬素為對照。同點(diǎn)于硅膠G薄層板上,以正丁醇-醋酸-水(4:1:1)展開,展距13cm。用茚三酮試劑顯色,樣品與對照品對應(yīng)的位置處顯相同顏色的斑點(diǎn)。

【炮制】使君子仁:除去外殼,取凈仁。炒使君子仁:置鍋內(nèi)用文火炒至微有香氣,取出,放涼。

【性味】味甘;性溫;小毒

【歸經(jīng)】歸脾;胃經(jīng)

【功效】殺蟲;消積;健脾。主蛔蟲腹痛;小兒疳積;乳食停滯;腹脹;瀉痢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,搗碎入煎;或入丸、散;去殼炒香嚼服,小兒每歲每日1粒-1粒半,總量不起過20粒。

【注意】服藥時忌飲熱茶。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、眩暈、嘔吐等反應(yīng)?!毒V目》:忌飲熱茶,犯之即瀉。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忌食熱物。《本草匯言》:脾胃虛寒之子,又不宜多用,多食則發(fā)呃。茍無蟲積,服之必致?lián)p人。

【附方】使君子散《補(bǔ)要袖珍小兒方論》;使君子散《幼科準(zhǔn)繩》;使君子丸《和劑局方》

【各家論述】1.《本草綱目》:凡殺蟲藥多是苦辛,惟使君、榧子,甘而殺蟲,亦一異也。凡大人小兒有蟲病,侵晨空腹食使君子仁數(shù)枚,或以殼煎湯咽下,次日蟲皆死而出也?;蛟破呱哽惺骋嗔?。此物味甘氣溫,既能殺蟲,又益脾胃,所以能斂虛熱而止瀉痢,為小兒諸病要藥。[br]2.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使君子,為補(bǔ)脾健胃之要藥,小兒五疳,便濁瀉痢及腹蟲,莫不皆由脾虛胃弱,因而乳食停滯,濕熱瘀塞而成,脾健胃開,則乳飲自消,濕熱自散,水道自利,而前證俱除矣。不苦不辛,而能殺疳蛔,此所以為小兒上藥也。[br]3.《本草正》:使君子,凡小兒食此,亦不宜頻而多,大約性滑,多則能傷脾也。但使君子專殺蛔蟲,榧子專殺寸白蟲耳。[br]4.《本草正義》:使君子,甘溫是溫和之溫,殊非溫燥可比,故能助飲食之運(yùn)化,而疏導(dǎo)腸中積滯,且富有脂液,所以滑利流通。《開寶》所謂小便白濁者,即指疳積癥而言。凡小兒腹膨有積,每每小便如粉漿,此蓋腎中輸尿之路,分泄不清,即以飲食所化之精液,并入小溲而出,所見最多,非大人之赤白濁,不可誤認(rèn)。又謂其主瀉痢,亦是疳積中之一癥,惟其消化失職,以致大便改常,或?yàn)樾篂a,或?yàn)榉e滯,此物又能助消化,且去積滯,故并治之,即瀕湖所謂能益脾胃,除虛熱,治小兒百病之意也。[br]5.《開寶本草》:主小兒五疳,小便白濁,療瀉痢。[br]6.《本草綱目》:健脾胃,除虛熱。治小兒百病瘡癬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中華本草》

《中國藥典》

【名稱】使君子

【拼音名】Shǐ Jūn Zǐ

【英文名】FRUCTUS QUISQUALIS

【別名】留球子

【來源】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. 的干燥成熟果實(shí)。秋季果皮變紫黑色時采收,除去雜質(zhì),干燥。

【性狀】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圓形,具5條縱棱,偶有4~9棱,長2.5~4cm,直徑約2cm。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,平滑,微具光澤。頂端狹尖,基部鈍圓,有明顯圓形的果梗痕。質(zhì)堅硬,橫切面多呈五角星形,棱角處殼較厚,中間呈類圓形空腔。種子長橢圓形或紡錘形,長約2cm,直徑約1cm;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有多數(shù)縱皺紋;種皮薄,易剝離;子葉2,黃白色,有油性,斷面有裂隙。氣微香,味微甜。\r\n\r\n本品呈長橢圓形或紡錘形,長約2cm,直徑約1cm。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種皮脫落處為黃白色,有多數(shù)縱皺紋。種皮薄,易剝離,子葉2,黃白色,有油性,斷面有裂隙。氣微香,味微甜。\r\n本品形如使君子仁,表面黃白色,有多數(shù)縱皺紋;有時可見殘留有棕褐色種皮。氣香,味微甜。

【鑒別】(1)本品粉末棕色。種皮網(wǎng)紋細(xì)胞較多,橢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壁稍厚,具密集網(wǎng)狀紋孔。果皮木化細(xì)胞眾多,紡錘狀、類橢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多破碎,壁稍厚,具密集紋孔。果皮表皮細(xì)胞黃棕色,表面觀呈多角形。種皮表皮細(xì)胞黃色至黃棕色,表面觀呈類長方形或多角形,有的內(nèi)含黃棕色物。纖維直徑7~34μm,多成束。草酸鈣簇晶,直徑5~49μm,散在或存在于子葉細(xì)胞中。(2)取本品種子的粉末1g,加乙醚20ml,超聲處理10分鐘,濾過,濾液揮干,殘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使君子仁對照藥材lg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通則0502)試驗(yàn)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~2μl,分別點(diǎn)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,以石油醚(30~60°0-乙酸乙酯(4:1)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噴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熱至斑點(diǎn)顯色清晰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(diǎn)。\r\n\r\n\r\n

【含量測定】照高效液相色譜法(通則0512)測定。色譜條件與系統(tǒng)適用性試驗(yàn) 以氨基鍵合硅膠為填充劑;以乙腈-水(80:20)為流動相;檢測波長為265nm。理論板數(shù)按胡蘆巴堿峰計算應(yīng)不低于4000。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胡蘆巴堿對照品適量,精密稱定,加50%甲醇制成每1ml含0.1mg的溶液,即得。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種子粉末(過二號篩)約0.5g,精密稱定,置具塞錐形瓶中,精密加入50%甲醇20ml,稱定重量,超聲處理(功率250W,頻率33kHz)30分鐘,放冷,再稱定重量,用50%甲醇補(bǔ)足減失的重量,搖勻,濾過,取續(xù)濾液,即得。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,注入液相色譜儀,測定,即得。本品種子含胡蘆巴堿(C7H7N1O2)不得少于0.20%。飲片\r\n同藥材。使君子仁 取凈使君子,除去外殼。\r\n同藥材。炒使君子仁 取使君子仁,照清炒法(通則0213)炒至有香氣。\r\n同藥材。

【炮制】使君子 除去雜質(zhì)。用時搗碎。

【性味】甘,溫。歸脾、胃經(jīng)。

【歸經(jīng)】歸脾、胃經(jīng)。

【功效】殺蟲消積。用于蛔蟲病,蟯蟲病,蟲積腹痛,小兒疳積。

【用法用量】使君子9~12g,搗碎入煎劑;使君子仁6~9g,多入丸散或單用,作1~2次分服。小兒每歲1~1.5粒,炒香嚼服,1日總量不超過20粒。

【注意】服藥時忌飲濃茶。

【儲藏】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霉,防蛀。

【備注】(1)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、眩暈、精神不振、惡心,甚至嘔吐、腹瀉等反應(yīng)。與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中國藥典》

《*辭典》

【名稱】使君子

【出處】《開寶本草》

【拼音名】Shǐ Jūn Zǐ

【別名】留求子(《南方草木狀》),史君子(侯寧極《藥諾》),五梭子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,索子果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冬均子、病柑子(《中藥材手冊》)。

【來源】為使君子科植物[b]使君子[/b]的[b]成熟果實(shí)[/b]。9~10月間種子成熟,果皮變紫黑色時采摘,曬干或用微火烘干,即為使君子,一稱"殼君子"。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藤狀灌木,嫩枝幼葉具黃色柔毛。葉對生,長圓形或長圓妝披針形,長4.5~15厘米,寬2~6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圓形或略呈心臟形,全緣,老葉下面,尤以葉脈及邊緣處存留柔毛;葉柄長5~15毫米,下部有關(guān)節(jié)。葉落后關(guān)節(jié)以下部分成為棘狀物;穗狀花序生于枝條的頂端,下垂,略有芳香;每花下具有苞片1枚,披針形或線形,脫落性;萼筒細(xì)管狀,伸出于子房上,長約6厘米,先端5裂齒,短三角形,有柔毛及腺毛;花瓣5,長圓形或倒卵形,長約1厘米,先端圓,基部寬楔形,與萼齒互生,蕾呈紫紅色,而被覆蓋的1/2部分呈白色,開放后漸轉(zhuǎn)紫紅色;雄蕊10,排成上下兩輪,花絲著于萼筒,上輪5枚外露;雌蕊1,子房下位,圓柱狀紡錘形,有5縱枝,具柔毛及腺毛,花柱細(xì)長,外露,下部與萼筒合生,柱頭短。果實(shí)橄欖狀,長2.5~4厘米,黑褐色或棕色,有5棱?;ㄆ?~9月。果期6~10月。 本植物的根(使君子根)、葉(使君子葉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平原灌木叢或路旁。分布福建、臺灣、廣西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及廣東海南島等地。主產(chǎn)四川、廣東、廣西。此外,福建、江西、云南、貴州等地亦產(chǎn)。

【性狀】干燥果實(shí)長卵形或橢圓形,具5條縱棱,兩端尖,形如棱狀,長2.5~4厘米,直徑1.5~2厘米。外殼黑褐色或紫黑色,平滑,微有光澤;質(zhì)堅硬,體輕,不易折斷。切斷面五角星形,棱角部皮較厚。內(nèi)藏種子一粒。種仁狹紡錘形,長1.8~2.6厘米,直徑0.6~1厘米。種皮灰白色,有黑灰斑塊,質(zhì)薄,易剝離而露出黃色的子葉,表面有多數(shù)縱皺紋。子葉2片,肥厚,邊緣不整齊,胚根不明顯。氣微香;炒熟后較顯著,味淡。以個大、顆粒飽滿、種仁色黃、味香甜而帶油性者為佳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種子含使君子酸鉀,并含脂肪油20~27%。油中含油酸48.2%、棕樹酸29.2%、硬脂酸9.1%、亞油酸9.0%、肉豆蔻酸4.5%、花生酸、甾醇。種子尚含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、戊聚糖、蘋果酸、檸檬酸、琥珀酸、生物堿如N-甲基煙酸內(nèi)鹽、脯氨酸等。果殼也含使君子酸鉀?;ê杠嚲账貑翁沁啊?

【作用】①驅(qū)蟲作用 在體外試驗(yàn)中,使君子對豬蛔、蚯蚓、螞蝗均有較強(qiáng)的驅(qū)除效能,并認(rèn)為早年報告使君子無驅(qū)蟲效力,乃因藥品過于陳舊之故。用豬蛔首部描記法,證明使君子仁的提取物,在體外確有麻痹豬蛔首部的作用。并證明其有效成分為水溶性,甲醇中亦溶之,石油醚不溶,氯仿及純乙醇似亦不溶。至于其驅(qū)蟲有效成分究是何物,尚有爭論。早期有人多方證明使君子對蚯蚓的作用可由其中所含之鉀鹽說明之,但鉀鹽對豬蛔并無作用,以蚯蚓作驅(qū)蟲試驗(yàn),實(shí)不可靠。曾從使君子中提取使君子酸鉀,認(rèn)為系驅(qū)蟲的有效成分,但遭到懷疑,因?yàn)橐粍t僅在蚯蚓身上有效,二則使君子酸的鈉鹽即使對蚯蚓也并無作用。后來試驗(yàn)使君子酸鉀在玻管中對整體豬蛔有抑制現(xiàn)象,但作用較弱。在臨床試驗(yàn)中,亦證明使君子酸鉀的驅(qū)蛔能力與新鮮使君子仁的效力相近,而遜于山道年。亦有報告其中所含的吡啶與驅(qū)蟲作用有關(guān)。另報告使君子固定油與蓖麻油混合劑對動物與人排蟲率高,且無顯著副作用(如呃逆、嘔吐)。 ②其他作用 使君子粉劑對自然感染的鼠蟯蟲病有一定的驅(qū)蟯作用。與百部粉劑合用,效力較單用時好,且對幼蟲亦稍有作用。水浸劑(1:3)在試管中對某些皮膚真菌有某些抑制作用。

【炮制】使君子仁:除去外殼,取凈仁。炒使君子仁:置鍋內(nèi)用文火炒至微有香氣,取出,放涼。

【性味】甘,溫。有毒。 ①《開寶本草》:"味甘,溫,無毒。" ②《本草正》:"味甘,氣溫,有小毒。"

【歸經(jīng)】入脾、胃經(jīng)。 ①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"入脾、胃二經(jīng)。" ②《本草新編》:"入脾、胃、大腸。" ③《本草經(jīng)解》:"入足厥陰肝經(jīng)、足太陰脾經(jīng)。"

【功效】殺蟲,消積,健脾。治蛔蟲腹痛,小兒疳積,乳食停滯,腹脹,瀉痢。 ①《開寶本草》:"主小兒五疳,小便白濁,療瀉痢。" ②《綱目》:"健脾胃,除虛熱。治小兒百病瘡癬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入丸、散。

【注意】服藥時忌飲熱茶。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、眩暈,嘔吐等反應(yīng)。 ①《綱目》:"忌飲熱茶,犯之即瀉。" ②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忌食熱物。" ③《本草匯言》:"脾胃虛寒之子,又不宜多用,多食則發(fā)呃。""茍無蟲積,服之必致?lián)p人。"

【附方】①治小兒蛔蟲咬痛,口吐清沫:使君子(去殼)為極細(xì)末,用米飲調(diào),五更早空心服。(《補(bǔ)要袖珍小兒方論》使君子散) ②治小兒疳蛔:使君子十個(瓦上炒,為末),甘草(膽汁浸一夕)、白蕪荑各一分,苦楝子五個(炮,去核)。上末之,每服一錢,水煎服。(《幼科準(zhǔn)繩》使君子散) ③治小兒五疳,脾胃不和,心腹膨脹,時復(fù)疞痛,不進(jìn)飲食,漸致羸瘦:厚樸(去皮,姜汁炙)、陳皮(去白)、川芎各一分,使君子仁(浸,去黑皮)一兩。上為細(xì)末。煉蜜丸如皂子大。三歲以上一粒,三歲以下半粒,陳米飲化下。(《局方》使君子丸) ④治小兒痞塊腹大,肌瘦面黃,漸成疳疾:使君子仁三錢,木鱉子仁五錢。為末,水丸龍眼大。每以一丸,用雞子一個破頂,入藥在內(nèi),飯上蒸熱,空心食。(《簡便單方》) ⑤治黃病愛吃生米、茶葉、桴炭、泥土、瓦屑之類:使君子肉二兩(切碎,微炒),檳榔二兩,南星三兩(俱用姜汁拌炒)。共為末,紅曲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百余丸,烏梅,花椒湯送下。(《萬病回春》) ⑥治蟲牙疼痛:使君子煎湯,頻漱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) ⑦治頭瘞面瘡:使君子仁,以香油少許,浸三、五個,臨臥時細(xì)嚼,香油送下,久而自愈。(《普濟(jì)方》) ⑧小兒脾疳。用使君子、蘆薈,等分為末。每服一錢,米湯送下。 ⑨小兒痞塊(腹大,肌瘦而黃,漸成疳疾)。用使君子仁三錢、木鱉子仁五錢,共研為末,滴水做成丸子,如龍眼大。每取一丸,放入一個破了頂?shù)碾u蛋中,飯上蒸熟,空心服。 ⑩蛔蟲病。用使君子為末,五更時以米湯調(diào)服一錢。 ⑾小兒虛腫(頭面、陰囊都有浮腫)。用使君子一兩,去殼,加蜜五錢炙炙藥,研細(xì)。每服一錢,飯后服,米湯送下。 ⑿蟲牙疼痛。有使君子煎湯頻嗽。

【各家論述】①《綱目》:"凡殺蟲藥多是苦辛,惟使君、榧子,甘而殺蟲,亦一異也。凡大人小兒有蟲病,侵晨空腹食使君子仁數(shù)枚,或以殼煎湯咽下,次日蟲皆死而出也。或云七生七煨食亦良。此物味甘氣溫,既能殺蟲,又益脾胃,所以能斂虛熱而止瀉痢,為小兒諸病要藥。" ②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使君子,為補(bǔ)脾健胃之要藥。小兒五辯,便濁瀉痢及腹蟲,莫不皆由脾虛胃弱,因而乳食停滯,濕熱瘀塞而成。脾健胃開,則乳飲自消,濕熱自散,水道自利,而前證俱除矣。不苦不辛,而能殺疳蛔,此所以為小兒上藥也。" ③《本草正》:"使君子,凡小兒食此,亦不宜頻而多,大約性滑,多則能傷脾也。但使君子專殺蛔蟲,榧子專殺寸白蟲耳。" ④《本草正義》:"使君子,甘溫是溫和之溫,殊非溫燥可比,故能助飲食之運(yùn)化,而疏導(dǎo)腸中積滯,且富有脂液,所以滑利流通?!堕_寶》所謂小便白濁者,即指疳積癥而言。凡小兒腹膨有積,每每小便如粉漿,此蓋腎中輸尿之路,分泄不清,即以飲食所化之精液,并入小溲而出,所見最多,非大人之赤白濁,不可誤認(rèn)。又謂其主瀉痢,亦是疳積中之一癥,惟其消化失職,以致大便改常,或?yàn)樾篂a,或?yàn)榉e滯,此物又能助消化,且去積滯,故并治之,即瀕湖所謂能益脾胃,除虛熱,治小兒百病之意也。"
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①治療蛔蟲病 使君子用于驅(qū)蛔,近代作了較多觀察,但結(jié)果不盡一致。據(jù)數(shù)十例至數(shù)百例的報告,服藥后的排蟲率自30左右至86%不等,大便復(fù)查蟲卵陰轉(zhuǎn)率一般約在30~40%上下,但亦有低至15.4%的。有人認(rèn)為服藥后多數(shù)患者蛔蟲不能1次驅(qū)凈,有重復(fù)用藥的必要;但也有指出,反復(fù)用藥并無多大裨益。用法:使君子仁(生仁或炒至香脆)嚼碎吞服,或然干研末開水送服,亦可制成煎劑服用。每日1決于空腹時或食后2小時左右服下,或每日2~3次分服,或連服2~3日。部分病例服后曾加服瀉劑。劑量:有按每歲1粒服用的,有按每歲1克或每歲加1克(例如2歲為3克,3歲為4克,余類推)給藥的,有按每公斤體重0.5克計算為1日量的,亦有按年齡大小給服5~10克不等的。但似以1歲1克或1歲加1克,最高量不超過10或16克;及按年齡大小給服10克(12歲以下)或20克(13歲以上)者效果較好。療效高低與用法、劑量等有一定關(guān)系。煎劑效果不及原藥吞服高,但副作用則較小。1次頓服較分次服用效果為佳。連服2日或3日并不比單次服用的療效顯著。劑量與療效成一定的正比關(guān)系,用量小的(如1歲1粒)較用量大的(如1歲1克)療效為低,副作用也較小。加服瀉劑有謂可增加效力,但亦有認(rèn)為易引起嘔吐反應(yīng),無加用必要。副反應(yīng):最常見的為呃逆,其次為頭暈、頭痛、腹痛、腹瀉等。一般均較輕微,可自行消失。 ②治療蟯蟲病 將使君子仁炒熟,于飯前半小時嚼食。小兒每日3~15粒,,成人15~30粒,分3次服。連服15天為一療程,隔1月再服一療程。服藥前后忌飲濃茶。一般經(jīng)1~2療程,癥狀即可消失。 ③治療腸道滴蟲病 將使君子炒黃,成人嚼服,兒童研末服。劑量:1歲以內(nèi)每日1錢,1~2次分服,1~3歲每日服1.5錢,成人日服1次,每次5錢,連服3~5天為一療程;必要時隔3~5天后再服1~2個療程。觀察7例,其中成人3例,經(jīng)一療程治愈;嬰兒4例,經(jīng)2~3療程治愈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*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