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 首頁 品種 檸檬功效與作用

檸檬功效與作用

《*辭典》

【名稱】檸檬

【出處】《嶺南采藥錄》

【拼音名】Nínɡ Ménɡ

【別名】黎檬子(《東坡志林》),黎朦子(《桂海虞衡志》),黎檬子(《嶺外代答》),宜母子、里木子、梨橡干(《事物紺珠》),藥果(《廣東新語》),檬子、夢子(《通雅》),宜蒙子、宜母果(《嶺南雜記》),檸果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。

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[b]黎檬[/b]或[b]洋檸檬[/b]的[b]果實[/b]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①黎檬又名:里木樹(《粵語》)。 叢生性禿凈灌木,具堅硬棘刺。葉互生,小形,矩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,先端短尖或鈍,邊緣有鈍鋸齒;葉柄短,有狹邊,頂端有節(jié)?;▎紊虼厣谌~腋內(nèi);萼5裂,杯狀;花冠5瓣,線狀矩圓形,下部漸狹,外面淡紫色,內(nèi)面白色;雄蕊20以上;子房上部漸狹,8~10室,花柱大,脫落,每室有胚珠數(shù)顆。柑果近圓形,先端有不發(fā)育的乳頭狀突起,長約4.5厘米,寬約5厘米,黃色至朱紅色,皮薄易剝,且有粘土味,瓤囊8~10瓣,味極酸。種子3~4顆,卵形。花期春季。 我國南部有栽培。 ②洋檸檬 常綠小喬木。有堅硬的棘針。葉互生,革質(zhì),有半透明的油點;葉片小,長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,長7~11厘米,寬3~4厘米,先端尖,邊緣微呈鈍齒狀,葉基圓形;葉柄短,葉翼狹長,幾與葉片連結(jié)而突出?;▎紊騾采谌~腋,長1~2厘米,有香氣;萼杯狀,5裂齒;花冠5瓣,長橢圓形,質(zhì)厚,外面粉紅色,內(nèi)面白色;雄蕊20或更多;雌蕊1,子房8~10室,花柱粗,常早落,柱頭頭狀。柑果長橢圓形或卵圓形,先端有乳頭狀突起,長9~13.5厘米,寬4~7厘米,黃色有光澤,果皮微粗,瓤囊8~10瓣,味極酸。種子3~4粒,卵圓形,淡黃色?;ㄆ诖杭尽? 廣東有栽培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洋檸檬果實中含橙皮甙、柚皮甙、圣草次甙、圣草酚葡萄糖甙、6-甲氧基檸檬素-3-β-D-葡萄糖甙、異6-甲氧基檸檬素-3-β-D-葡萄糖甙和檸檬素-3-β-D-葡萄糖甙等黃酮甙;檸檬酸、蘋果酸和奎寧酸等有機酸;以及d-止權(quán)素Ⅱ。 洋檸檬果皮中含多種黃酮類、有機酸、香豆精類、甾醇、揮發(fā)油等。黃酮類中,除橙皮甙、圣草次甙外,還有新橙皮甙、香葉木甙、6,8-雙(碳鍵-葡萄糖基)-芹菜素、槲皮素-3,5-二葡萄糖甙、金魚草素-6-鼠李糖葡萄糖甙、金魚草素-6-葡萄糖甙、金魚草素、異鼠李素-3-阿拉伯糖葡萄糖甙、檸檬素-3-阿拉伯糖葡萄糖甙和6-甲氧基檸檬素-3-阿拉伯糖葡萄糖甙等。有機酸中,除奎寧酸外,還含咖啡酸、p-香豆酸、阿魏酸和芥子酸。香豆精類中有傘形花內(nèi)酯和東莨菪素。甾醇有β-谷甾醇。揮發(fā)油含量為0.3%左右,其中約90%為d-檸檬烯,約3%為檸檬醛,還有少量的牻牛兒醇乙酸酯和芳樟醇乙酸酯。 黎檬的果皮中,含橙皮甙、β-谷甾醇和γ-谷甾醇。 檸檬果實中一般還含維生素B1、B2、C、菸酸、糖類、鈣、磷、鐵等成分。

【作用】橙皮甙,柚皮甙有抗炎作用,參見"柚"條。

【性味】《桂海虞衡志》:"味極酸。"

【功效】生津,止渴,祛暑,安胎。咽痛口干,胃脘脹氣,高血壓,心肌梗塞,不思飲食。 ①《食物考》:"漿飲渴瘳,能辟暑。孕婦宜食,能安胎。" ②《粵語》:"以鹽腌,歲久色黑,可治傷寒痰火。" ③《嶺南隨筆》:"治噦。" ④《綱目拾遺》:"腌食,下氣和胃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絞汁飲或生食。

【附方】①檸檬一個,馬蹄十只,水煎服,每日一次,治高血壓,咽痛口干。 ②咸檸檬茶:檸檬煮熟,去皮曬干,裝入瓷罐中,用鹽適量腌制,貯藏日久者更佳,每次用一個,開水沖服。有下氣,和胃,消炎作用。適用于急性胃腸炎,腹瀉,嘔吐,食后飽脹,呃逆等癥。 ③鮮檸檬肉絞汁,用小火煎煮成膏狀,冷卻后加入白糖粉將膏汁吸干,裝瓶備用。每次服用10克,用開水沖服,每日兩次,可治熱病傷津口渴,中暑嘔惡,以及先兆流產(chǎn)腹痛,胎漏下血等癥。 ④糖漬檸檬:鮮檸檬500克,去皮核切塊,用白糖250克浸漬一日,用小火煎熬至水分將干時?;鹄鋮s,再加入白糖適量,裝瓶備用。有生津止渴,開胃,安胎作用。經(jīng)常食用,可治食欲不振,口干消渴,以及妊娠食少,嘔惡等癥。 ⑤檸檬露:一公斤涼開水,加入檸檬酸0.35克,食鹽2克,白糖100克,復(fù)合維生素B溶液10毫升,食用香精0.2毫升,混合攪勻并蓋好,貯存于冰箱內(nèi)隨時食用,是夏季良好的清涼飲料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*辭典》

《中華本草》

【名稱】檸檬

【出處】出自《嶺南采藥錄》?!痘浾Z》;宜母子,似橙而小,二、三月熟,黃色,味極酸,孕婦肝虛嗜之,故曰宜母。當(dāng)熟時,人家競買,以多藏而經(jīng)歲久為尚,汁可代醋。

【拼音名】Nínɡ Ménɡ

【英文名】Lemon

【別名】黎檬子、黎檬子、宜母子、宜母子、里木子、黎檬干、藥果、夢子、宜母果、檸果。

【來源】藥材基源:為蕓香科植物黎檬或檸檬的果實。[br]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Citrus limonia Osbeck2.Citrus limon(L.)Burm.f.[br]采收和儲藏:一年四季開花,春、夏、秋季均能結(jié)果,以春果為主。春花果11月成熟;夏花果12-1月成熟;秋花果次年5-6月成熟。待果實呈黃綠色時,分批來摘,再用乙烯進行催熟外理,使果皮變黃,鮮用或切片曬干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1.黎檬 常綠灌木,具硬刺。葉互生,葉柄短,有狹翼,頂端有節(jié)。葉片小,長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,先端短銳尖或鈍,邊緣有鈍鋸齒?;▎紊虼厣谌~腋;萼5裂,杯狀;花瓣5,條狀長圓形,下部漸狹,外面淡紫色,內(nèi)面白色;雄蕊20個以上;子房上部漸狹,8-10室,花柱大,脫落,每室有胚珠數(shù)個。柑果近圓形,先端有不發(fā)育的乳頭狀突起,長約4.5cm,寬約5cm,黃色至朱紅色,皮薄易剝,且有粘土味,瓤囊8-10瓣,味極酸。種子3-4顆,卵形?;ㄆ诖杭?。[br]2.檸檬 與黎檬的主要區(qū)別為:本種果實為橢圓形。

【生境分布】1.原產(chǎn)亞洲?,F(xiàn)我國南部多有栽培。[br]2.廣東有栽培。

【栽培】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,不耐寒,年平均氣溫在15℃以上,冬季絕對最低氣溫在-2--3℃以上,當(dāng)在-5℃時易遭凍害。夏季可耐40-42℃。年降雨量在950-1300mm。適宜于冬季較溫暖、夏季不酷熱、氣溫較平穩(wěn)的地區(qū)生長。以疏松肥沃、富含腐殖質(zhì)、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上或壤土栽培為宜。[br]栽培技術(shù) 檸檬品種繁多,以尤力加、里斯本等品種為優(yōu);北京檸檬亦有少量栽培,僅供觀賞用。用嫁接繁殖:選粗檸檬、紅橘、枳等作砧木,選良種的株條作接穗。用切接、芽接等方法,培育成嫁接苗。按行株距4m×3m開穴栽種。[br]田間管理 檸檬1年可抽生3次新梢,春消3月中旬至4月下旬;夏梢5月中旬至6月下旬;秋梢8月中旬至10月上旬,主要結(jié)果母枝是8月秋消,其次是3-4月柚發(fā)的春梢。1年開花3-4次。根據(jù)其抽新消及開花習(xí)性,施肥宜在柚梢及開花時進行,每年5-6次,以春、秋、冬肥為主,可施硫酸銨。開花時施過磷酸鈣。冬季采果后,結(jié)合清潔田園進行噴2,4-D,可防落葉,遇旱季必須進行灌溉。修剪,幼樹修剪,強樹以疏剪、短截強枝為主,弱樹以疏剪弱枝為主,間密抽稀??稍谙纳疑L到30cm長時,短截1/2。成年樹修剪,夏梢是主要結(jié)果母枝,以輕剪為主,要疏剪、短截相結(jié)合,一年修剪兩次。冬季修剪在采果后,越早越好,最遲在春梢萌發(fā)前結(jié)束,要除去病蟲枝、纖弱枝、干枯枝、衰老枝等。[br]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流膠病,可將病部粗皮刮去,再縱切裂口數(shù)條,深達木質(zhì)部,涂50%托布津或多茵靈100-200倍液。蟲害有紅蜘蛛等。

【性狀】性狀鑒別 (1)黎檬果實近圓形或扁圓形,長約4.5cm,直徑約5cm,一端有短果柄,長約3cm,另端有乳頭狀突起。外表面黃褐色,密布凹下油點??v剖為兩瓣者,直徑3-5cm,部囊強烈收縮。橫剖者,果皮外翻顯白色,瓤翼8-10瓣,種子長卵形,具棱,黃白色。質(zhì)硬,味酸、微苦。[br](2)檸檬果實長橢圓形,長4-6.5cm,直徑3-5cm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1.黎檬果皮含橙皮甙(hesperdin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、γ-谷甾醇(γ-sitosterol)。[br]2.檸檬果皮含橙皮甙(hesperidin),香葉木甙(diosmin),柚皮甙(naringin),新橙皮甙(neohesperidin)。咖啡酸(caffeic acid)。種子含黃柏酮(obacunone),檸檬苦素(limonin)。

【作用】橙皮甙、柚皮甙有抗炎作用,參見柚條。

【性味】酸;甘;涼

【歸經(jīng)】肺;胃經(jīng)

【功效】生津止渴;和胃安胎。主胃熱傷津;中暑煩渴;食欲不振;脘腹痞脹;肺咳嗽;妊娠嘔吐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適量,絞汁飲或生食。

【各家論述】1.《食物考》:漿飲渴廖,能辟暑。孕婦宜食,能安胎。[br]2.《粵語》:以鹽腌,歲久色黑,可治傷寒痰火。[br]3.《嶺南隨筆》:治噦。[br]4.《綱目拾遺》:腌食,下氣和胃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中華本草》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【名稱】檸檬

【拼音名】Nínɡ Ménɡ

【別名】黎檬

【來源】蕓香科柑橘屬植物[b]檸檬[/b]Citrus limonia Osbeck,以[b]果[/b]與[b]根[/b]入藥。根全年可采,果秋冬采。

【性味】果:酸、甘,平。 根:辛、苦,溫。

【功效】果:化痰止咳,生津健胃。用于支氣管炎,百日咳,食欲不振,維生素丙缺乏癥,中暑煩渴。 根:行氣止痛,止咳平喘。用于胃痛,疝氣痛,睪丸炎,咳嗽,支氣管哮喘。

【用法用量】鮮果0.5~1兩。根1~2兩。

【摘錄出處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