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產業(yè)門戶
  • 廣告服務
  • 本網站僅為中藥材產業(yè)信息展示平臺,所發(fā)布信息僅供參考,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

分享

海南品牌農產品遭病菌破壞 黃化病致檳榔減產80%(圖

2014-08-29 10:30 作者: 龐小瓊 4735瀏覽 0評論 0 0 舉報

【天地網訊】

  
枯萎病致我省香蕉種植面積銳減。 本報記者 蘇曉杰 攝

  
生命科學專家觀察農作物病蟲害。 本報記者 蘇曉杰 攝

  病菌正在“吃掉”海南品牌農產品

  瓊中綠橙從4萬畝降低到1.6萬畝,全省香蕉從90萬畝下降到50萬畝……一些難根治的病菌,正在威脅海南農業(yè)。專家擔憂,如果再不重視防控措施,海南部分特色農產品,將會“消失”。

  “樂東黃流、尖峰、佛羅一帶,是香蕉老產區(qū),5年前,種植面積達6萬多畝,而現在不到2萬畝。”雖然今年香蕉價格高企,但是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村村民王雄,并沒有重新種植香蕉的打算。原因不是不想種,而是“土壞了,種不了”。王雄所說的“土壞了”,是因為這片老香蕉地感染了“巴拿馬病毒”,也就是香蕉枯萎病。

  而瓊中綠橙,也同樣遭受著病菌侵蝕。“黃龍病,一度造成瓊中綠橙減產過半,許多果園顆粒無收。”業(yè)內人士感嘆說。

 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農技中心主任廖孝文介紹,綠橙已然成為瓊中的品牌農產品,但是在病害和市場波動的打擊下,面積大幅度減少,2008年種植面積還有4.3萬多畝,而到了今年僅1.6萬畝,掛果的1.3萬畝。

  不僅是綠橙、香蕉,檳榔、冬瓜、辣椒等熱帶作物和蔬菜,也紛紛遭受病害打擊,導致種植面積下降或種植區(qū)域轉移。

  “一種病菌導致一個品種消失,絕非危言聳聽。木瓜就曾因為環(huán)斑病幾近滅絕,幸虧1990年代美國培育出抗環(huán)斑病木瓜,才讓今天我們仍然能夠吃上木瓜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。

  這些病,雖然不可根治,但是基本上可防可控,在植保意識方面需要由“治”轉向“防”。

  中國熱帶農業(yè)科學院環(huán)植所研究員羅大全就表示,很多時候,農民都是在作物得了病之后,才想著去“治病”,其實,這些作物致命的病,很多是因為不科學的耕種習慣造成,需要在未患病之前,就開始防控。
$pager$

  1.那些病,治不了!

  香蕉枯萎病、檳榔黃化病、柑橘黃龍病……

  不可根治的作物病,困擾我省農業(yè)發(fā)展

  黃色,開始于香蕉葉片邊緣,像瘟疫一樣向中肋擴展,葉片迅速凋萎,由黃變褐而干枯,即使不枯死,果實也發(fā)育不良,品質低劣。

  這就是讓蕉農談而色變的香蕉枯萎病癥狀。2002年-2009年,廣東因枯萎病影響,香蕉種植縮減,大量種植戶轉戰(zhàn)瓊島,帶動海南香蕉產業(yè)迅速發(fā)展。香蕉種植面積一度達到80萬畝-90萬畝。

  然而,數年之后,海南香蕉產業(yè)也因為枯萎病而面臨挑戰(zhàn)。“以前,這里到處都是香蕉,而現在,都變成了冬季瓜菜。”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(zhèn)赤龍村村民邢孔雄指著大片哈密瓜、蓮霧說,樂東黃流、尖峰、佛羅一帶,是海南較早種植香蕉的區(qū)域,種植面積一度達到6萬多畝,而前兩年不到2萬畝,去年因為臺風,更是沒剩多少了。

  國家香蕉產業(yè)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錫炎說,2009年前后,海南香蕉種植面積達90萬畝,但現在實際種植面積或不足50萬畝。造成這種情況,香蕉枯萎病是主要原因之一。

  專家介紹,香蕉枯萎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,至今不可根治。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時間達數年之久,并且可以通過土壤、水、農機具等調運和搬移進行遠距離傳播。

  海南萬鐘實業(yè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松倫說,尋找新的土地種植,仍然是對付枯萎病的主要手段。香蕉屬于典型的熱帶作物,海南南部地區(qū)是最佳種植區(qū)域,然而,由于香蕉枯萎病的襲擊,種植戶被迫開辟新的種植區(qū)域,向北轉移。于是,海南香蕉種植區(qū),從樂東、三亞、東方等南部市縣,逐漸到昌江、澄邁、臨高等地。而2008年以后,海南部分種植戶開始轉戰(zhàn)廣西、云南、越南、緬甸等地。

  因為病害而不斷轉移種植地的,還有瓊中綠橙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(zhèn)綠橙種植戶戴偉,從2003年開始將自己的果園,從北排村委會遷到了排營坡。

  “我們從1989年開始種綠橙,從最初的幾畝,到幾十畝,一直到2000年前后,種植了200畝,但是,爆發(fā)黃龍病,葉片黃化,果實減產,并且小而畸形。”戴偉說。

  中國熱帶農業(yè)科學院環(huán)植所副所長、副研究員劉奎說,柑橘黃龍病也是世界柑橘生產的毀滅性病害,1970年在我國廣東爆發(fā),1980年代流行閩南,后傳入海南,該病菌通過木虱傳播,至今沒有好的藥劑可以根治。

  同樣是能使“葉片變黃”的病,入侵著我省第二大熱帶作物檳榔產業(yè)。羅大全介紹,成齡檳榔樹發(fā)病(黃化病)后落花落果,減產70%-80%,病原菌在檳榔體內潛伏期長,一般感染5-6年才開始表現黃化癥狀,葉片黃化后五六年植株死亡。

  檳榔黃化病尚無有效的藥物防治方法。近年來黃化病的流行,威脅檳榔產業(yè)的健康發(fā)展,據2008年調查,全省染病面積已達4萬畝以上,平均發(fā)病率約40%,此后再沒做過相關調查,估計現在的染病面積更大。

  冬季瓜菜也出現令農戶擔憂的病害。儋州市王五鎮(zhèn)枝根村村民吳小書向記者反映,他從2003年開始種植冬瓜,“但從2010年開始,瓜苗移栽下去就很容易染病,只能用農藥來控制病情。到了2012年,農藥開始失去作用,有些冬瓜地產量幾乎減半,今年更是厲害,一種就死。”

  治不好的病,遠不止這些。近年來,各類蔬菜立枯病、根腐病、枯萎病、灰霉病、青枯病等病害在我省越來越嚴重,不僅造成農作物結構調整,品牌農產品減少,也給我省農業(yè)質量安全帶來挑戰(zhàn),成為制約我省農業(yè)發(fā)展的一大因素。
$pager$

  2.那些病,從哪來?

  無論哪種農作物病害,都是人為因素導致的,

  重治輕防,只顧眼前

  耕作之弊

  連種、不科學施肥,

  造成作物“亞健康”、免疫力低

  “如果10年前,我們就知道香蕉枯萎病,我們就不會那么種了。”陶松倫感嘆。

  海南萬鐘實業(yè)有限公司,是海南香蕉龍頭企業(yè),擁有萬畝蕉園,1996年承包位于樂東尖峰鎮(zhèn)的樂東國營腰果場,種植香蕉。“但是,種植5年到7年,就開始發(fā)病(香蕉枯萎病),發(fā)病率高達70%-80%。到2008年,數千畝蕉園已經無法種植。”陶松倫坦言,感染枯萎病,很大程度上是耕作模式不科學。

  海南香蕉產業(yè)協會會長趙軍就坦言,受海南土地流轉時間年限限制,不管是香蕉種植散戶還是大基地,都存在短視效應,綠色栽培和長效栽培被忽視。

  業(yè)內人士介紹,香蕉枯萎病起源于巴拿馬,所以也稱為“香蕉巴拿馬病”。海南香蕉產業(yè)被感染,很可能是通過種苗從廣東帶入。“但是,枯萎病泛濫,并造成毀滅性打擊,與連作、過度施用化肥有關。”

  不僅是香蕉,記者調查發(fā)現,由于海南土壤本身的養(yǎng)分不足,農作物要獲得高產,必須施加肥料,自1990年代,我省開始發(fā)展冬季瓜菜和熱帶水果產業(yè)開始,化肥施用量急劇增加。

  數據也顯示,海南2000年化肥施用量為26.3萬噸,2007年就增加到了41.7萬噸,至今維持在40噸以上。有業(yè)內人士透露,農民害怕肥力不夠,總是過度施肥,2007年海南省化肥施用量為163.48kg/畝,高于全國60.25kg/畝的平均水平,甚至高于農業(yè)大省山東68.96kg/畝的施用量。

  “大量施化肥、連作等,會導致營養(yǎng)不均衡。就像人只吃飯(氮磷鉀),不吃菜(微量元素),雖然也能生長,但是卻因為其他營養(yǎng)物不夠,出現亞健康狀態(tài),免疫力低,容易得病。”專家表示。

  記者發(fā)現,由于過度施化肥、忽視有機肥,導致農作物病害出現惡性循環(huán):過度施化肥——土壤營養(yǎng)不均衡——降低作物免疫力——發(fā)生病害—使用農藥——破壞生物鏈、土壤生物結構——作物減產——加大化肥、農藥施用量。

  “植物會有自毒作用,也就是根系分泌物具有排他性,對自己的后代會有毒殺作用。”海南大學土壤學教授孟磊說,如果某塊土地長期種植單一品種作物,土壤中會積累很多對后代有副作用的分泌物。
$pager$

  觀念誤區(qū)

  重治輕防、連片種植,

  導致病害容易爆發(fā)蔓延

  “一得病,農戶首先想的是如何用藥來治。”不少業(yè)內人士坦言,重治輕防、只顧眼前,是導致病害愈演愈烈的一大原因。

  “農民碰到治不好的病害,就去找政府,政府請專家學者來,就要求專家能夠拿出治療的辦法,覺得只有治好了才厲害。”不少專家和學者坦言,農作物和人一樣,治好了這個病,就會產生其他不治之癥,并且,很多時候,“治療的成本和代價,是農民和大自然都難以承受的。”

  “控制黃化病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及時砍除檳榔樹。”羅大全說,很多農戶或政府希望能夠通過藥劑等辦法來治療,其實治療一株黃化病檳榔樹,比重新栽一株的成本高很多。

  而使用農藥也會進入惡性循環(huán)。孟磊介紹,農藥在殺死某種病菌的同時,也會殺死土壤中的有益菌,讓一些躲過農藥的有害病菌成為強勢菌落。

  “還有一個誤區(qū)是,過去不少地方政府和企業(yè)推進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、規(guī)?;?,誤認為規(guī)模化就是單一作物連片種植,一眼看去汪洋一片,并且年年連作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坦言,其實,這大大增加病蟲害的發(fā)生概率。

  中國熱帶農業(yè)科學院環(huán)植所副研究員、海南省蜂業(yè)學會會長高景林說,海南現在很多農田,幾乎找不到昆蟲了,自然防控體系幾乎被破壞,其中,有一個原因就是大規(guī)模連片種植模式,導致生物多樣性被破壞,昆蟲不能全年獲取食物。

  此外,連作也會導致病害發(fā)生。“人類還沒有完全弄清楚農作物需要哪些養(yǎng)分,農民施肥也主要是施用氮磷鉀,長期種植同一品種,會導致作物長期從土壤汲取某種養(yǎng)分,而農民又沒有補充,這樣致使土壤環(huán)境變化,這種變異的環(huán)境恰好適合枯萎病等病菌生存。”孟磊說。

  劉奎說:“很多病菌都是寄生性的,連作會使土壤中積累大量的病原菌。”

  記者了解到,例如檳榔黃化病、柑橘黃龍病等,一經發(fā)現,需要及時砍掉,但是由于農民貪圖眼前小利而清除不及時,導致感染面積擴大。

  “我們去廣東省德慶縣考察柑橘產業(yè),就發(fā)現,他們黃龍病防治得好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民有防控意識,一發(fā)現感病,就會砍掉、清理、消毒。”廖孝文說。
$pager$

  3.那些病,如何防?

  立枯病等作物病雖然目前無法根治,

  但都是可防可控的

  提升檢測能力

  對入島種苗進行檢測

  建立有害生物應急防控體系

  “不可根治,但是可防可控。”記者采訪專家時,這是聽到最多的建言。

  “病害防控首先要從種苗做起。”廖孝文說,“瓊中綠橙黃龍病害,就是因為外來種苗攜帶病菌,進入瓊中的。”

  記者了解到,不僅黃龍病,檳榔黃化病、椰心葉甲、香蕉枯萎病等均是從外地傳入海南的。目前,我省在入島港口并未建立農作物檢疫體系,不少病菌隨種苗和南繁育種帶入海南島。

  劉奎介紹,目前中國農科院柑桔所已研發(fā)出柑橘脫毒種苗,技術較成熟。希望政府能吸取教訓,加大科技投入力度,讓科研單位盡快研發(fā)其他農作物的脫毒種苗。

  “瓊中綠橙黃龍病,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,那就是,政府、科研單位和農民,要加強防控意識,做好互動,建立有害生物應急防控體系。”劉奎說,一旦發(fā)現新型病害,就及時上報,由科研單位進行診斷,如果是危害性病害,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,銷毀染病作物,采取隔離措施,防止擴散。

  檳榔黃化病是一種由植原體引起的系統(tǒng)性病害。由于檳榔可自行留種,一些疫區(qū)農民做起了育苗生意,由于種苗帶毒,檳榔黃化病也隨之擴散。

  “目前,檳榔黃化病尚無有效治療藥劑,最經濟有效的辦法就是及時砍除病樹。”羅大全建議,政府職能部門可以通過現金補償、建立無毒種苗繁育基地以及檳榔黃化病防控措施培訓等措施,鼓勵農民及時砍掉染病檳榔樹。
$pager$

  改變耕作模式

  有機肥改善土壤

  輪作、間作、套作

  被枯萎病侵襲的蕉園,重新長出了香蕉。

  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鎮(zhèn)香蕉種植基地,一片數十畝蕉園內,曾因香蕉枯萎病,而一度荒廢。“這塊地,2003年開始種香蕉,到了2010年發(fā)病率就達到70%-80%,不能再種了。”基地負責人黃維富說。

  但是,經過3年的土壤改良,重新種上了香蕉。今年6月,香蕉已經長到了4米多高。“發(fā)病率控制在10%左右。”黃維富說。

  “其實所謂土壤改良,并不那么高深,就是深翻土地,用羊糞、油菜餅等混成有機肥,每畝施2噸。再就是輪作其他作物,如菠蘿等。”黃維富介紹。

  實驗證明,香蕉枯萎病因為不科學施肥,導致病情加重,也因為科學施肥,可以抑制疫情發(fā)生概率。

  早在2008年,華南農業(yè)大學專家就做過“生物肥料對香蕉枯萎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響”的試驗,將腐熟的有機肥與3種生防細菌(枯草芽胞桿菌、膠質芽胞桿菌和巨大芽胞桿菌)結合,組合成生物復混肥和生物有機肥,將它們施用在香蕉上,研究其對枯萎病病害防治效果。

  盆栽香蕉試驗結果顯示,2種肥料能抑制香蕉枯萎病(防病效果分別為61.5%和53.8%).生物肥料中3種生防細菌總數與土壤中枯萎菌和普通真菌呈顯著負相關,而與防病效果呈極顯著正相關,有機肥中細菌與土壤細菌和放線菌含量也呈顯著正相關。

  中國熱帶農業(yè)科學院提出的“以抗性品種為核心,結合安全種苗生產、安全合理灌溉、生防菌肥合理施用,病株原位滅除,生態(tài)覆蓋、合理輪作”等綜合防控措施,分別在海南省、廣東省和福建省等地的綜合試驗基地中取得了顯著的防控效果,枯萎病的發(fā)病率控制在5%-10%。

  “輪作、間作、套作是有效防控病害的耕作模式。”劉奎說,“土壤傳播的病害,實行合理的輪作制度可以使病原物因缺乏寄主而死亡。輪作要注意品種搭配,不能同科同屬,例如,辣椒和茄子就不能輪作,因為都屬于茄科。”
$pager$

  建綠色防控體系

  優(yōu)化作物布局

  改善水肥管理

  俗話說,打鐵還需自身硬。如同體質弱的人,三天兩頭會發(fā)生小病小痛,病菌往往容易感染那些抵抗力差的人。

  “人周圍有很多細菌,植物也一樣。健壯的植株抗病性好,就會減少感染。”劉奎說,種植戶可以通過水肥管理,如有機肥、化肥搭配使用,根據生長周期有針對性施肥(如一些微量元素等),增強農作物體質。

  省農科院瓜菜研究所所長肖日新說,可以發(fā)揮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功能,嘗試建立生態(tài)調控為主、物理和生物防控為重點、化學防治為輔的綠色防控體系。

  專家介紹,綠色防控是指從農田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整體出發(fā),以農業(yè)防治為基礎,積極保護利用自然天敵,惡化病蟲的生存條件,提高農作物抗蟲能力,在必要時合理使用化學農藥,減少農藥副作用,將病蟲危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。

  肖日新說,政府可以引導種植基地,優(yōu)化作物布局、改善水肥管理,結合農田生態(tài)工程、果園生草覆蓋、作物間套種、天敵誘集帶等生物多樣性調控與自然天敵保護利用等技術,改造病蟲害發(fā)生源頭及孳生環(huán)境,人為增強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蟲能力。

  記者 況昌勛 通訊員 田婉瑩
 
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

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(fā)言

發(fā)布評論

業(yè)內人士指出,由于上市公司制定分紅政策需要綜合考慮自身發(fā)展階段、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問題,因此,長期穩(wěn)定的分紅不僅是向投資者傳遞積極、正面的信號,也是公司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關鍵因素。根據數據統(tǒng)計,A股有超...

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、商務部發(fā)布《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(負面清單)(2024年版)》,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。2024年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由31條減至29條,刪除了“出版物印刷須...

為了加快推進中藥材GAP的監(jiān)督實施,2023年,國家藥監(jiān)局組建了中藥材GAP專家工作組,組織出臺了《中藥材GAP實施技術指導原則》與《中藥材GAP檢查指南》,為中藥材GAP的推進實施提供技術指導...

9月18日,藥典委公示了16個中藥標準草案:杞菊地黃丸(濃縮丸)、杞菊地黃丸、紅藥貼膏、活血止痛膏、關節(jié)止痛膏、金錢膽通顆粒、華佗再造丸、黃連上清片、黃氏響聲丸、口腔潰瘍散、前胡.......

9月6日海南遭受2024年第11號超強臺風“摩羯”的襲擊,本周多家上市藥企相繼發(fā)布了關于遭受臺風影響的公告。經濟損失,最高達3000萬元1.康芝藥業(yè)3000萬元:位于??诘暮D仙a基地受臺風與暴...